1 |
应用工程知识 能够应用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知识以及机械工程等相关领域的专业知识,解决机械装置或产品在构思-设计-制造-运行全生命周期过程所面临的复杂工程问题 |
1-1 |
能将数学与自然科学知识运用到复杂机械问题的恰当表达、建模和求解; |
1-2 |
能够将机械工程基础知识、核心理论和方法用于机械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理解、设计、推理和验证; |
1-3 |
能够将机械工程专业知识用于机械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解决途径的分析和改进。 |
2 |
分析工程问题 能够应用数学、自然科学和工程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在机械产品或零部件构思与设计阶段,应用整合思维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实验试验、工程推理、数学建模、工程经验提炼等方法,识别、表达、分析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及其解决方法,识别和判断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以获得数学模型、工程知识库等有效结论 |
2-1 |
能够发现和识别机械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识别和判断复杂工程问题的关键环节和参数; |
2-2 |
能够将数学和自然科学的基本原理用于机械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正确表达和建模; |
2-3 |
能借助并通过文献分析,寻求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方案,并运用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分析其影响因素,证实解决方案的合理性,获得有效结论。 |
3 |
设计/开发解决方案 能够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在设计阶段提供合理或最优化的解决方案,应用整合思维方法,设计与制造满足特定客户需求与技术指标的系统(装置)、单元(部件)或工艺流程,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并综合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 |
3-1 |
能够根据用户需求展开调研,了解影响设计目标和技术方案各种因素,明确约束条件,完成项目的需求分析,确定设计目标; |
3-2 |
能够在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及环境等现实约束条件下,通过技术经济评价对设计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 |
3-3 |
能够对机械系统各功能模块进行设计,通过建模进行工艺设计、系统参数和设备指标进行分析、计算和校验; |
3-4 |
能够进行装置、部件或工艺流程设计,并对设计方案进行优选和改进,能够用图纸、报告或实物等形式,呈现设计成果,体现创新意识。 |
4 |
研究工程问题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设计实验方案、开展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并通过条件假设、数据提炼、信息综合等方法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4-1 |
能够对机械工程相关的各类物理现象、材料特性进行研究和实验验证; |
4-2 |
能够基于科学原理并采用科学方法对机械零件、结构、装置、系统设计可行的研究方案,进行理论探究; |
4-3 |
能够根据研究方案选用或搭建实验系统,采用科学的实验方法,安全地开展实验; |
4-4 |
能够正确采集、整理实验数据,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解释,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 |
5 |
使用现代工具 能够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在机械产品的构思-设计-制造-运行全生命周期过程中,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对机械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发现并理解其局限性 |
5-1 |
能够了解和初步使用与机械系统设计、仿真计算、运行维护、产品开发相关的技术、资源和工具; |
5-2 |
合理选择并将现代机械工程技术、资源、工具应用于特定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解决过程; |
5-3 |
能运用相关技术、资源和工具对机械系统复杂工程问题进行分析、预测与模拟,并对分析结果进行评价,理解其局限性。 |
6 |
评价工程与社会 熟悉国家和地方涉及机械行业的政策和法律法规,基于工程和人文社会科学等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评价专业工程实践和复杂工程问题解决方案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影响,并理解工程师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 |
6-1 |
具有机械工程实习和社会实践的经历,了解社会需求,能正确认识机械工程人员在工程实践中应承担的社会、安全和法律责任; |
6-2 |
熟悉机械工程专业领域相关的技术标准、知识产权、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了解企业机械产品品质管理体系; |
6-3 |
能识别、量化、分析、评价机械新作品、新技术、新工艺的开发、实施、应用对社会、健康、安全、法律以及文化的潜在影响,理解应承担的责任。 |
7 |
理解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能够基于机械工程、人文社会科学以及环境工程等领域的相关背景知识,理解和评价针对复杂机械工程问题的构思-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的工程实践对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影响,并给出合理化的改进建议 |
7-1 |
理解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和意义,了解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理解有利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械工程发展方向; |
7-2 |
具有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意识,在解决机械系统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过程中有意识采用先进的环保技术、设备及实施流程,确保环境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8 |
遵守职业道德与规范 能够理解当代社会环境下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社会责任感等知识的内涵,并在机械装置或产品的构思-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的工程实践中,遵守机械工程师的职业道德和规范,履行法定或社会约定的责任 |
8-1 |
尊重生命,关爱他人,主张正义、诚信守则,具有人文知识、思辨能力、处事能力和科学精神; |
8-2 |
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了解国情,维护国家利益,具有推动民族复兴和社会进步的责任感; |
8-3 |
理解工程伦理的核心理念,了解机械工程师的职业性质和责任,在工程实践中能自觉遵守职业道德和规范,具有法律意识。 |
9 |
开展个人和团队工作 能够在多学科背景下的项目团队中,在机械装置或产品的构思-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的工程实践中,承担个体、团队成员以及负责人的角色,并有效的开展工作 |
9-1 |
能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能开展调研并获得信息,独立完成团队分配的工作; |
9-2 |
能够与团队其他成员有效沟通,共享信息与经验,倾听其他团队成员的意见,合作共事(妥协与协作); |
9-3 |
能够制定工作规划并合理分工,组织知识、信息与经验交流,组织团队成员开展工作,做出合理决策。 |
10 |
开展有效沟通与交流 能够在机械装置或产品的构思-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的工程实践中,在跨文化背景下,以一定的国际视野,就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与业界同行及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包括撰写报告、设计文稿、陈述发言、清晰表达或回应指令 |
10-1 |
具有较强的书写能力,能够独立撰写机械工程项目的调查报告、实验报告、总结报告或科技论文等; |
10-2 |
具有一定的口头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能够通过报告、演讲、答辩、电子邮件等形式,与业界同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 |
10-3 |
掌握一门外语,具备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能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和交流; |
10-4 |
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了解机械工程技术领域的国际发展趋势和研究热点。 |
11 |
应用项目管理 能够在机械产品的构思-设计-制造-运行等过程的工程实践中,理解与掌握工程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并能在多学科环境下,应用整合思维方法,在机械装置或产品研发的项目团队中应用 |
11-1 |
理解并掌握工程项目管理与经济决策的重要性; |
11-2 |
掌握工程项目中涉及的管理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 |
11-3 |
能够将管理原理、经济决策方法应用于机械工程项目的开发、工艺设计和工艺流程优化等过程,发现影响项目推进的关键因素,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法,推进项目的实施。 |
12 |
实践终身学习 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能够通过应用现代网络与电子数据库等工具进行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不断适应机械工程领域快速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
12-1 |
能认识不断探索和学习的必要性,具有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的意识; |
12-2 |
具备终身学习的知识基础,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了解拓展知识和能力的途径; |
12-3 |
能针对个人或职业发展的需求,采用合适的方法,自主学习,适应发展。 |